一头连着贫困地区,一头连着广阔市场,消费扶贫一改过去给钱捐物的输血型扶贫模式,让"人人皆可为、人人皆愿为、人人皆能为"的造血型扶贫新模式被更多人所接受和认可。
"五一"期间,一场扶贫大集在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热闹开市。新鲜的蔬菜、瓜果现场展销,田间地头和市民餐桌无缝对接。"我一大早就来了,带来了乡亲们种的西红柿、黄瓜、梅豆,都是早晨现摘的,新鲜、没打农药,一天下来能挣300块钱。"5月6日,来赶集售卖农产品的金凤区良田镇园子村村民兰宏伟说。
从2019年起,金凤区大力开展消费扶贫,一方面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消费扶贫,切实解决扶贫产品销路窄、组织化程度低、增产不增收等突出问题,另一方面从源头上提升扶贫产品供应水平和质量,促进贫困户农产品变商品、收成变收入、服务变劳务,带动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致富。
在良田镇和顺新村,今年新挂果的樱桃温棚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采摘,按照1斤98元的采摘价格,一天下来,一栋温棚销售收入达到2万元。"优质农产品才能卖上高价,收成才能变收入。"和顺新村党支部书记施宏伟说。
好产品不愁卖,关键品质要跟得上。"消费扶贫并不是照单全收,而是一种‘你情我愿’的市场行为,唯有双方都得利,消费扶贫才能可持续发展,才能把消费潜力变成源源不断的脱贫动力。"金凤区扶贫办陈军告诉记者。
从2019年起,良田镇的"良田沙地"品牌即为当地优质蔬果的"代言"。"良田沙地西瓜的名气已经有了,通过品牌整合、握指成拳,我们要让这里的优质蔬果被更多人所知。"园子村村委会副主任汪洋说,从去年起,镇上的几家合作社相继组织了多场展销会走入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和社区。今年春节前夕,在银川市政府机关食堂,村民们将十几种新鲜蔬果和牛肉、农家土鸡现场售卖,从中午11点开市到12点半,1个半小时销售额3万多元。
收成变收入的同时,也带动了农园变公园,消费新升级。位于丰登镇润丰村的利思扶贫产业园成为市民新晋的"网红打卡地",这里不仅可供踏青采摘、休闲娱乐,还兼具文化旅游、消费扶贫等多个功能,未来,还将成为市民休闲的"后花园"。(宁夏日报 记者 徐佳敏)